随着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适龄人群生育意愿下滑,鼓励生育成为了全社会的焦点议题,今年两会期间,各位代表更是积极献言,“建议未成年人父母弹性上班制”、“推广无痛分娩”“推动建立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女性可带薪育产假达2年”等话题接连冲上热搜。
根据2022年全国妇联“企业生育成本负担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课题对29个省区市1043个企业的调查显示,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25.39%的企业承认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的情况。另外中欧体育,据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职女性工作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约为男性的2倍,超四分之三的未成年孩子的日常照料由妈妈承担,“生育或照料孩子”是女性职业中断的主要原因。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建议完善机制,减少女性在职场中所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实现在保障妇女“就业权”和“生育权”上齐发力。
全国妇联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育龄妇女就业,具体包括建议进一步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性别平等就业的规定,在招工招聘中进一步消除性别歧视;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信息和指导、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工作方式等,帮助生育妇女重返职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孙红建议,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建议,探索“自愿而非强制”导向的用人单位女性职工关爱办法,引导用人单位探索生育女职工弹性工作机制,允许女职工以“经济补偿性辞退、停薪留职、非全日制工作、远程办公”等方式度过生育哺乳期,降低用人单位和女性职工顾虑。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华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延长女性带薪“育产假”达2年,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从而提高生育意愿,也有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还有一些代表关注到了提高女性是生育意愿的另一维度——改善生育体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建议医疗卫生系统应做好镇痛分娩服务试点推广工作,对镇痛分娩的助产士和麻醉师人才培养、医疗服务收费、医保报销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养育子女是夫妻双方的责任,不少代表建言要推动男性在生育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增加男性陪护假和育儿假期。
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张齐提出建议推动建立父亲育儿假制度,2021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亲与母亲均应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同年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也指出,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将父亲育儿假纳入国家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可减少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吴瑞君则认为,可探索实施夫妻共享的育儿假,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三分之一,引导企业消除隐形障碍,营造育儿友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教研组长尚海红则建议实行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弹性上班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弹性上班的机会;以税收减免、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家长提供更多弹性工作岗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近年来,养育成本的升高,使得很多人不是更加“不敢生”,根据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不含港澳台)0-17岁孩子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养育到本科毕业平均要花费68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表示人口问题事关我们的未来,体育行业也是一样,我们要培养各个行业的下一代,希望这方面能够再加大投入,让年轻人养育成本更低。
关于降低年轻人养育成本,有代表提议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全国妇联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就提到建议大力发展优质的普惠托育服务,加大公立托育服务机构供给保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建设,使广大婴幼儿家庭享受到“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照护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钟灿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中欧体育为普惠托育服务提供免费或低价场地,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最大限度降低托育服务运营成本,使民办托育的收费更亲民。
全国人大代表中欧体育、编剧、作家赵冬苓建议由国家负担生育福利支出,实现生育福利公平化,向自由职业女性、全职妈妈和农村女性等非职业妇女提供“生育福利金”,实现生育福利货币化,无差别提供国家生育福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则将目光聚焦到了个税减免减轻育儿家庭压力上,建议按家庭人均收入改革个税法,减轻养老育小的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则建议,适当增加二孩、三孩父母的税收抵扣额。
生育、中欧体育人口问题事关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期待有更多的生育支持和配套措施出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