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分享了身边的中产家长到关键阶段会用金钱支持,给孩子大幅提升学历。
有位读者问:去美国读4年本科大概要300万,而回来就业并不比985211强,有可能20年都无法收报,那教育就亏了。
首先,我讨论提升学历有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国内双非或者二本,然后可以考虑通过花钱+英语成绩,争取提升到QS100或全美前50大学。
所以,我们比较的不是985211和QS100,而是比较二本双非和QS100。如果孩子能上985211,以后又打算留在国内工作,那么我会更推荐985211而不是国际路线。但不是大多数孩子上不了92 吗?从数据来看全国大多数孩子甚至都上不了一本。
作为一个从教15年的二本院校老师,她带过4500多名学生。通过跟踪自己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她发现,在择业竞争中二本学生面临着明显的天花板。
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不是说二本学生能力就一定不如一本学生,只是面对每年一茬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薪酬和劳动条件都过得去的工作机会就变得相当有限。那么总得制定一个标准来筛选,面试机会是给一本学生呢还是二本学生?如果你是招人的HR,面对几百上千份简历,你会怎么做?
想要跨越这种门槛,突破这种天花板中欧体育,二本学生一踏入这个社会,就需要承担比一本学生多得多的压力,要付出比一本学生多得多的努力。
那么,如果花钱就能给孩子排除起点的不平等,减轻发展道路上的压力和阻力,我相信,只要条件允许,绝大多数家长是心甘情愿的。
其次,在教育回报率上的计算,我们能做的只是增大成功概率,而不可能获得百分百确定性。
QS100毕业生,无论学术、就业还是人脉上获得的机会,比二本学生要大很多,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也就是说,孩子的天花板提升了,成功概率增大了。只是孩子将来能到多高,还得看其他变量,比如孩子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如果一开始天花板就很低,那即使能力再强,也是非常难打破这个天花板的中欧体育。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蓝领工资比普通白领还高,比如说快递员和月嫂,每月一万是比较容易达到中欧体育的,而大学毕业生做白领每月一万其实挺难的,5000-6000是常态。但是,为什么家长还是更愿意让孩子去做白领而不是快递员和月嫂呢?
工作辛苦劳动条件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考虑到职业上升空间有限,也就是天花板低。快递员和月嫂顶到天了做到金牌也就月薪两三万,而如果是一个金牌白领销售那上限就高了,一些大公司每月提成10万也不是神话。而且,从销售慢慢升到中高层甚至副总老总也很常见,而快递员和月嫂做到退休也无法变成公司老总。
所以,不管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学校,请选择那个天花板更高的,去做概率更大的事情而不是博小概率事件。
最后,教育回报率不能光看学历和学历换来的工作,也要看学习过程保洁,包括学习体验、生活质量、三观塑造以及人际关系、朋友圈层。
学历这个词很有意思,其实是学习的经历——学习过程本身也很重要,会带给一个人深远的影响和回报。
在高中和大学,如果能去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学校,不仅校园硬件更强,课程和师资更优秀,也会带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感受和教育体验。没准碰到一个好老师,上过一门好课程,学习热情和人生潜力被激发,从此改变一生。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同学影响和交友圈子。一个人一生最好的朋友,往往来自高中和大学同学。先别说人脉对自己今后实习、工作、婚姻、事业的重要性,不同学校的校风和氛围相差就很巨大。
《读库2401》有一篇《在五所大学当老师》。刚好这五所大学各处于不同层级,作者大洪老师让我看到直观的对比:
在省重点本科院校,除了打分有点纠结——因为学生都太看重分数,总体学习氛围很浓郁令人愉悦。学生也都乐于和老师探讨,交流话题也不限于课内所学,会拓展到人生和社会。
在民办专科院校,学生基础弱动力不足。即使老师已经尽力把课堂弄得有趣,大部分学生还是在玩手机或睡觉,作业也是瞎应付。
不能忽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对于三观塑造关键期的青少年。当然在恶劣环境中如果仍能向阳生长,那肯定是更锻炼人,只是能做到这点的人,恐怕也不是一般人了。
所以,学习经历其实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而且一般长达16年。文凭、工作和收入仅仅只是教育回报的一部分,这么长这么好的时光,选择在哪里度过,和谁度过,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感受、人生体验、眼界见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些难道不也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回报?
当然,家长给孩子提升学历,也得考虑自身经济条件,不建议大家盲目冲,毕竟回报并非百分百确定。
然而,如果代价不大完全冲得起,给孩子换来更良好的环境,更优秀的同伴,更丰富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哪位家长又会不乐意呢?